2月20日至22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旅游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孙云龙带队的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调研组一行在昌都实地考察调研。市委书记庄劲松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调研组一行座谈,双方就昌都发展定位、国家澜湄战略承接、科研项目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座谈现场。记者 何瑞 泽丁扎西 摄
庄劲松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孙云龙一行到昌都考察表示欢迎,对复旦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昌都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指出,近年来昌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总要求,持之以恒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落实,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全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景象。昌都地处横断山脉腹地,藏语意为“两江汇合处”,昂曲河和扎曲河在这里交汇后始称澜沧江,境内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是国家澜湄区域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复旦大学以其全球视野、理论构建、科研咨政上的优势,在澜湄合作机制的框架下,承接政策研究、理论科研、青年交流合作事项,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澜湄区域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年伊始,孙云龙率队到昌都考察澜沧江水资源及经济文化建设,为澜湄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提供学术研究和智力支撑,充分体现了复旦大学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政治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复旦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决心。
庄劲松指出,昌都与青海、四川、云南接壤,是西藏的东部大门,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地、发扬地和创新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当前的昌都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依托区位优势向东突破,积极融入周边经济圈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市。作为澜沧江的上游地区,昌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下大力气推进“两河一江”的生态修复,用最严格的标准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积极推进文旅事业和产业发展,补齐沿线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与周边省市(地区)交流合作,全力以赴做好澜沧江科学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庄劲松表示,昌都高度重视澜湄合作机制,积极投身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密切加强与复旦大学的深度合作,在昌都成立合作实体性机构,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方向,落实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工作措施,以实体化来促进项目上的合作,确保合作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助力澜湄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的全面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希望复旦大学一如既往支持昌都工作,聚焦昌都发展所需,在科研课题、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为昌都进一步融入澜湄区域合作提供方案,助力昌都高质量发展。
座谈现场。记者 何瑞 泽丁扎西 摄
孙云龙带领的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调研组围绕服务澜湄合作、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发展生态科考、推动昌都融入澜湄战略等内容以及对下一步合作提出建议。表示,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将进一步加强与昌都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良好机制,汇集专业人才、学科优势、创新经验等方面优势,充分发挥咨政作用,推进复旦优势学科与昌都特色资源结合,赋能昌都生态建设和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升级,为昌都融入澜湄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帮助和支持。欧珠达瓦、吴应海、贾新雨参加。